覆膜砂是由德国克洛宁博士于二次大战期间发明的,其工艺过程是将粉状的热固性酚醛树脂与原砂机械混合,加热时固化。后发展成用热塑性酚醛树脂加潜伏性固化剂(乌洛托品)和润滑剂通过一定的覆膜工艺配制成覆膜砂,当覆膜砂受热时包覆在砂粒表面的树脂熔融,在乌洛托品分解出的亚甲基的作用下,熔融的树脂由线性结构迅速转变成不熔融的体型结构,从而使覆膜砂固化成型。
中国的覆膜砂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,60年代曾经一度停用。进入80年代,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机械产品出口的需要,对铸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从而促进了覆膜砂生产和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。1986年济南铸造锻压技术研究所首先开发出了新型覆膜砂生产技术,树脂加入量由80年代初的6~10%下降到3~4%,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。9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覆膜砂厂迅速发展起来,新产品、新技术不断涌现,到21世纪,我国覆膜砂行业的年产销量已经达到90万吨以上,广泛用于汽车缸体、缸盖、进气歧管,各类管件、泵体等各种复杂铸件的生产。